■ 議論風生
  “招遠血案”告訴我們,恐懼中的失措與遠離恐懼後的理性,都發軔於人性本能,我們要做的,不是對“旁觀者”叫罵,而是學會應急技巧。
  昨天是“招遠血案”死者頭七。據報道,上午10點10分,死者丈夫、兒子等多名親屬來到事發麥當勞門前祭奠;多名目擊者受訪時在表達了難過與愧疚後,願意出庭作證;還有疑為邪教信徒的婦女現場鬧事被帶走。
  像所有熱點新聞一樣,“招遠血案”在頭七這個特殊時間節點上,也呈現出紛繁複雜的新聞性:凶手被批捕,家人還在悲傷,目擊者們願站出來作證,而網友們弔祭的弔祭,譴責的譴責。這些聲音中,最讓人心生感觸的,是幾位目擊者在事發多日後的愧感——在遠離了恐懼後,這樣的“良心發現”,究竟有沒有必要呢?
  應看到,涉事目擊者不約而同地選擇用“愧疚”與“不安”來表達自己的心情。這既與遠離恐懼威脅之後心情漸平的反思有關,也與輿論對他們的逼問有關。許多人認為,受害者的死,與周圍的人不肯伸出援手的冷漠或怯懦有直接的因果關聯。為此,他們對現場目擊者抱以指責甚至謾罵。
  其實這對目擊者來說,未必公平。某種程度上講,他們也是受害者。一場溫馨的晚餐,被突如其來的凶殘驚擾。目擊者們還沒來得及分清事情的原委,究竟是家庭糾紛還是庸常爭執,慘劇就發生了。他們也不是無動於衷,在報警同時,還曾用言語震懾和阻止行凶者,並及時保留證據。對於未經過專業防暴訓練,且沒有明確完備的“正當防衛”法律條文支持和保護的人來說,他們未嘗就沒盡到本分。那些在屏幕後辱罵的人,做事後諸葛式的道德評判,固然能展示自己的正義感,但這理直嗎?
  任何脫離真實語境的臆想,都是無意義的。我們不可能奢求,現實都按照想象的劇情演繹。恐懼中的失措與遠離恐懼後的理性,都發軔於人性本能,它確實需要在砥礪訓練中,學會更自如地切換,如臨危不懼、應對有序,但在具體情境下,許多事容不下假設。這也理應成社會反思的人文基點:很多時候,教會應急技巧,比動輒道德先行更有意義。
  確實,每起悲劇都有可反思的空間。所有反思中,最該反思的,是我們何時才能形成理性看問題的習慣。事發後喧囂的爭議和互毆式的指責聲,固然能帶來道德快感,卻無法換來原因探究和源頭應對。譴責冷漠是應該的,但要分清冷漠和“欲救無術”的差別,要保有起碼的人文常識,而不能只顧著製造情緒泡沫。遺憾的是,在網上仍有些對當事人包括目擊者的喊打喊殺聲,這讓人忍不住心驚——它跟某些殘忍的虐害,何嘗不是同源同構?
  □曾穎(作家)
  相關報道見A18版  (原標題:“招遠血案”:“叫罵式反思”也該反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jslvwfyr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